, 在西洋文化未大举入侵之前,一般道家和道教是没有严格区分的,道家思想是哲学学派,道教是宗教信仰。 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shen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 现在我们常听到的“道家”和“道教”并不wanquan是一个概念,“道家”泛指道的哲学思想体系以及它所产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在5000前年就已出现了,如黄帝问道广成子。而“道教”是一种有组织的团体,有其教祖、教规、典章制度、戒律、经典、教理教义、信仰膜拜的偶像shen仙。“道教”这种团体组织,更系统、更zhuanye地继承和发扬了道家的文化,是专门弘道、修炼和信仰“道”的道教徒(道士)组织。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时期的老子,但先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家”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道德家”。道家思想的主要流派有: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此外后期明朝杨朱思潮也影响了老庄,同时又融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zhongxin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 道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刚刚相反,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认为法律(法和法律有不同;法好比物理规律,而法律则是人为)是对人类的束缚,要全部舍弃;法家则主张要用法律去惩治人,认为人类本性顽劣,要用权威去治天下。“无为”被道家认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道家视生ming价值重于外物,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禄。认为“道”是万物本源,本体。 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演变传承,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shen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清楚的。(广州太极拳 广州太极拳培训) 道教一些派别(目前的丹鼎派)追求所谓长生不老,追求成仙、shen通之类,而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并未言及。道教内部的思想本身就很复杂。也不是所有都追求长生不老,追求成仙、shen通之类。 道教是一个多shen教,zui高的shen是由道衍化的三清(“一炁化三清”)尊shen,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另外部分道教流派按照人间的秩序发展出了天庭及玉皇大帝和一系列官员,上zhi三清,下zhi土地公公,林林总总三千多位shen仙。而道家思想则没有renheshen仙的概念。 道教有各种戒律,但是这些清规戒律也是随时事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与政权的法律相冲突时,会进行适当的调整。 道教中的符咒,道士的自身修行(称为道术)和道教仪式,内容包括道教经法、忏法、斋、醮、符咒、禁咒、隐遁、驱邪、伏魔、降妖、消灾、祈禳、房中术、shen仙术、辟谷、风水kanyu、占卜等内容,而道家思想只提供其理论依据,并无具体指导。 此外,道教还有许多道术。例如内观、守静、存思、辟谷等多种。这些被某些人归为气功,不过这种做法并不正确,因为现在说的“气功”其实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而道教修炼自黄帝算起(《史记》中有黄帝“且战且修仙”的记载)则zhi少有五千年的历史。另外,蒙元满清殖民前的道教徒都习武术。中医理论亦大多源自道教。而道家思想学派没有这些内容存在。 道教奉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为重要的两部经典。后来吸收《易经》,被称为“三玄之学”。后来还有《周易参同契》称为丹经之祖,此外《抱朴子》也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经典。《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也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经典。《黄庭经》和《上清大洞真经》则是上清经箓派的主要经典,茅山派也feichang重之。《度人经》和《三皇文》则是灵宝派和三皇派的主要经典。《阴符经》和《常清静经》也是道教两部feichang重要的经书,是道士必须诵习的经书。此外,《玉皇经》和《心印妙经》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课之一。北宋后出现了《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等经典。而道家学派并不研究后来的道教内部典籍 道教在中国现今宗派为全真宗为主流。而正一宗在中国大陆只是支脉,其发源地为江西龙虎山。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为教主,也就是老子。在台湾,以太上老君所代表道教宗派为道教太一宗,门派奉太上老君为祖师。而正一宗奉祀祖师为张道陵天师,以上为台湾两大道教宗派。 总之,道家和道教在其历史演变传承过程中,其核心思想是紧密相连的,作为学术流派和宗教,又有其内容上的juda不同和差别,学习道家思想的为学者,信仰道,入道修行的为道士,学者是搞研究的,修炼者是身体力行,是实践者,差别也是ju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