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解密之十:太极内功 太极拳的文章成千上万,但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回避一个问题,就是都不说太极内功练出来是什么样的,也就是都不说练出太极内功有什么感受。就给一些滥竽充数的假大师创造了骗人的条件,使得初学者上当受骗,有些假大师甚至贼喊捉贼,其实是掩盖自己的骗人的真相而已。 注意:太极内功,练出什么来,都是有感受的,这些感受才代表了真正的太极内功。 沉,是太极内功的基础、平台,没有练出沉,绝对练不出太极内功。 有人可能会问了,有的人,尤其是某些所谓的大师,没练出沉来,也能发人。 我在这里郑重的提醒太极爱好者,练太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盘架子,必须正确的拳架,才能练出太极内功,也就是过程正确,结果才能正确,错误的过程(拳架),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内功)。 第二部分,就是推手,假如拳架不正确,或干脆不练拳架,能不能直接练推手,明确的说当然可以。那么能不能练出发人,明确的说也能练出一定的发人。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发人,只是太极拳最粗浅的,最皮毛的、最不干脆的发人,往好了说,只是太极发人的一些技巧而已,可以说,甚至都达不到太极的力发于脊。一旦这样的人,穿上一身太极的行头,自封为大师,大作宣传,其欺骗性非常巨大,这一点初学者一定要注意。 有的人说,某某某大师说了,不应该练出沉来,练出沉来就僵了。呵呵,这个大师,是真大师还是假大师,您自己琢磨吧。
原则上说,练太极拳的内功感受是随着练的程度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 就说松肩坠肘的感觉吧 当肩关节开始松开,就会慢慢的觉得手臂发沉,并且慢慢的膨胀,感觉如同手臂绑着沙袋,随着肩关节松开的程度越大,沉重感就会越大,做动作时就会感觉沉重、很累。 在这里,尽量从上往下说,因为练出内功,也是从上往下练出来的。 注意:每一项感受,至少有3-4个月的强烈期,然后慢慢的消退,有些感受,是长期有。 1,感觉手臂开始有沉重感,并且越练沉重感越强烈。 2,感觉手臂的膨胀和手掌的膨胀。 3,某些动作,如抱球,感觉如同真的抱一个气球,两手臂之间有弹性。 4,手掌开始通红,严重时变成青、紫色,后回到红色。 5,手掌或手指,如同有针从肉里往外扎,同真的针扎感觉一样,嗖嗖的有疼感(至少要扎3-4个月)。 6,做勾手时,感觉有一个小玻璃球,随着脉搏,顺着手臂撞击手腕的脉门(也是3-4个月) 7,感觉手臂变成垒球棒子,小手臂粗重,大手臂细轻,通过环,吊在肩膀上。 8,某些动作,感觉手掌是一把沉重的铁铲子,手臂是铲子把。 9,做按时,感觉手臂里各有一个小绳,系在嗓子的左右扁桃腺上,手往前伸做按时,感觉这两根小绳在拉动扁桃腺。由于手臂练出沉来以后,这种沉会拉动到脖子根部,就会把脖子拉长,就会拉动脖子内部的器官,那么,就会拉动扁桃腺。 10,做左輣手时,感觉手臂骨头上面的肉体,往下压在骨头上,骨头下面的肉体,会往下拉坠着骨头。 11,做左輣手时,感觉手臂在往前擦一个球的下、前的球面。 12,抱球时,感觉双臂在圈着一个球,球的后面靠在胸口上。 13,感觉穿着一个沉重的沙袋背心,脖子根部以下,往下沉、坠。 14,从肩到脊椎,之间的肉体,变成胶皮状,并且有酸累感。 可以说,有的感觉短一些,有的感觉长一些,此起彼伏,不断涌现。 身体在练出沉来的过程中,同样会有不同的感觉、感受。 1,感觉浑身绑满沙袋,感觉非常沉重,很累。 2,如同站在齐脖深的水里做动作,感觉有阻力。 3,如同浑身绑满皮筋,感觉做动作非常费力。 4,胸口中间,感觉里面长一个瘤子,越长越大,以后会慢慢的往下走。 5,如同身体像冰一样,感觉从上到下,慢慢的融化,化的部分感觉变成水,没化的部分感觉是冰,感觉冰在托着水,并逐渐的向下融化(气练出来了,有脱胎换骨的感觉)。这一点可参看,太极拳解密之八:太极气功。 6,跨关节逐渐的练开了,逐渐的感觉胯部的滑动性增加了。 7,做动作时,感觉肢体一下子就滑动到位了。 8,感觉肚子会随着动作转。 9,脚下的踩劲特别大,感觉能把地下踩一坑。 10,腰胯漆脚没磨好的地方,感觉坐汽车里,走在一些警示线的地方,有一种咯咯愣愣的颠簸感。 11,练开跨时,感觉跨部向外又酸又胀(开跨必须有这种感受)。 12,感觉腿和跨,如同一个要散架的凳子,身体坐在凳子上忽悠忽悠的练拳(中正安舒)。 13,腰与跨,如同两跨之间是一口锅,腰裆感觉是一把铲子,往前去的时候,如同用铲子在铲锅里的菜(腰裆的铲劲)。 14,后座时,感觉坐在一个鸡蛋粗的木棍上,非常稳当(骨头的支撑)。 15,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感觉有球的存在,根据动作的不同,球的形态不同,位置也不同。 16,开跨后,感觉以跨尖为支点,能感受形成的杠杆力。 17,开跨后,腰、跨、裆的旋动,能感受形成的螺旋。 大致练出上面说的这些,说明太极内功练出来了,差一条,都说明练得不全面。 说明一下:有的人手臂练得好,有的人腰胯练得好 广州太极拳,少儿武术,武当八卦掌,武当太乙五行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