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柔舒缓 太极拳练习是以柔为特点的拳术,因此,民间有“绵绵拳”、“孩儿拳”等称号。武当太极拳没有明xian的发力、震脚的动作,一直保持架势匀称圆活,没有忽快忽慢(摆腿除外)、跳跃起伏等动作。这是为了柔化人的的肢体,使之积柔成刚、运柔成刚的必要过程和方法。也符合道家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肢体柔化了,人体经络通畅,血液循环无阻,元气充盈,自然可以百病不生、延/年/益/寿。这也符合“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道教义理。 二、功架圆润 武当太极拳练习在周身放松的前提下,功架保持上下周身圆润。比如在进退步伐方面,进不是直进,而是迈弧形步前进,寓意避其对手锋芒之意,和八卦掌的狐步作用相通,退步也是狐步,有“闪退”的意思,而不是“撤退”,在闪退的过程中,可以捋、带对方,有顺手牵羊之意。出手也是和脚步相配合,脚向外划弧,手的动作一般也向外穿掌,脚步向内闪撤,手也是向内做缠裹的内弧形手法,上下一致保持圆形运动。 所有功架动作须保持手、臂、背、腰、裆、关节都呈圆的状态,不能明xian看到一个肢体动作破圆而出,做到“形不破体”,使拳架紧凑、体现整体,连贯,不散乱。 三、蓄而未发、含而不露 武当太极拳的招式动作在上述“形不破体”的要求中,处处体现出浑圆一体的整体风格个,看不到明xian击打动作,行拳中处处皆圆,而又处处是手,使人捉摸不透自己的意图,劲道没有明xian体现出方向,隐含在未发之前,《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此未发时,不见不闻,戒慎幽独自然性定shen清,shen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在含而不露的柔劲内意中,达到周身一家、shen气合一的太极妙境。 这也符合道家一贯主张的内涵、含蓄的处世哲学。 四、虚实分明、阴阳合抱 武当太极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只腿承受身体zhong心,整体套路演练一直都处在左右腿zhong心互相交替转换中,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相互消长的情形一样,这也做的好处就是转换灵活,机动,简捷,当然也锻炼了外在的下盘力量,体现出阴阳虚实变化。 在大多数动作里,除了经典的抱球状动作呈现两手阴阳合抱之外,往往左右手、脚的运动都是相互配合,呈现阴阳对称、相随的状态,比如脚下呈现右弓步,那么右脚对应的右手动作一般比较高,而左手动作一般在腰间以下,左脚为鱼尾,右脚为鱼头,对应右手为头,左手为尾,在这个上下相随的要领下,脚手为实在的、看得见的阴阳鱼属“阳”,而身体对面虚空的部分形成看不见的属“阴”,整体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太极拳图造型,利于练出浑圆一体的浑圆劲。
五,中正安舒、内固精shen 在练习武当太极拳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zui重要的是腰椎部分要直,一般人的习惯站立时腰椎是微微向肚脐方向弯进去的,在练拳时要收敛臀,把腰椎(尾椎)往外突出,使整个脊柱直的同时,有点呈现内蓄、弓的xiao果,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才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 练拳的同时,调匀呼吸,集中精shen,达到心平气和,shen凝意专,没有一丝杂念,才能固守内气,进入虚极静笃的状态。 六、以武入道、武道合一
演练武当太极拳遵循了自然、柔和、流畅、圆活等基本特点,“中灵柔轻活正稳舒松慢匀静圆”等基本运动规律和要求,再把太极拳运动和道家身心修炼结合起来,把精气shen寓于拳架当中,从中体悟到大道zhi深zhi妙的境界,从而提高人生的准则和境界,体悟阴阳变化、自然造化、为人处世等玄机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