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反复淘米 很多人认为买回来的米不太干净,煮饭前一/天就把米泡在水里,煮之前洗了一遍又一遍。这样一来,饭是能放心吃了,可吃下去也没多少营养了。 大米表面所含有的维生素B1是维持心脏、shen经及消化系统正常功能的必需元素。不过,这种维生素是水溶性的,也就是说,如果浸泡时间太长或是反复冲洗,它就会溶在水中,随之流失。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用凉水淘洗,根据大米的精度来确定淘洗次数。淘洗时以去除大米中的泥沙和粉尘为主,不可使劲揉搓。实验表明,米粒在水中经过一次搓揉淘洗,所含蛋白质会损失4%,脂肪会损失10%,无机盐会损失5%。此外,洗完后应立即下锅蒸煮,不要再用水泡,避免核黄素等营养成分的损失。 误区二:爆炒青菜 很多人在炒青菜时习惯用大火,但这样做会让青菜中的叶酸大量损失。叶酸一般富含于深绿色的蔬菜中,例如菠菜、菜花、莴苣、油菜、香菜、白菜、花椰菜等。叶酸对造血、增强免疫功能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缺乏,会发生严重的贫血。 此外,叶酸还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因此,在加工菠菜、莴苣、花椰菜等蔬菜时,应该清水洗净后再用刀切,加少量油后用中火快炒。炒熟后不宜久放,一来影响口感,二来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也会流失。 误区三:饭菜煮太烂 很多老人牙口不好,为了方便咀嚼,就把饭菜煮得烂烂的才吃,这样做会丢失很多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B12。这种维生素很“怕热”,在加热到100℃三十分钟或120℃十五分钟后,就会被分解。有的老人会因缺乏这种维生素,出现shen经异常等症状。 在做饭菜时,要根据具体的食物来把握烹煮的时间。一般来说,蔬菜类食物用时可少些,根茎类、肉类食物用时多些,这样才能做出软硬适中的食物。老人吃硬度适当的食物,不仅可以锻炼咀嚼能力,还能帮助肠胃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误区四:炒菜时油过热 很多人习惯在炒菜的时候把油烧得很热,直到锅里冒出烟来,才把菜放入锅里。其实,这种做法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害处的。 我们平时吃的食用油,无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主要成分都是甘油和脂肪酸。如果油温过高,油脂会迅速氧化,油中所含的脂肪酸和维生素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当油温超过200℃时,油就会开始冒烟,油中的肠溶性维生素都会被破坏,各种脂肪酸也会被大量氧化。同时,油温过高,会使锅里的菜所含的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遭到破坏。油温过高,还会产生一些聚合物,不仅妨碍机体对油脂的吸收,还不利于蛋白质的吸收,从而降/低蛋白质的利用价值。 当油冒烟时,油烟中含有大量有害成分,对鼻、眼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引起食欲减退、心烦、精shen不振、嗜睡、疲乏无力等症状,而且长期吸入,还会导致肺癌。 误区五:豆浆未煮熟 很多人喜欢买生豆浆回家自己加热,加热时看到泡沫上涌就误以为已经煮沸,其实这是豆浆的有机物质受热膨胀形成气泡造成的上冒现象,并非沸腾,是没有熟的。 不熟的豆浆对人体是有害的。因为豆浆中含有两种有毒物质,会导致蛋白质代谢障碍,并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引起中毒症状。预防豆浆中毒的办法就是将豆浆在100℃的高温下煮沸,就可安心饮用了。 如果饮用豆浆后出现头/痛、呼吸受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绝不能延误时机,以防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