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中的生死与佛家的生死又有何不同 生与死,是人生的首要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解答的问题。一切宗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信仰,被成千上万的信仰者痴迷地尊奉,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都包含了对人类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隐患--死亡的最终解决的承诺。但不同的宗教因其基本教义、教理之不同,对生与死的看法各异,也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死观。在中国,因儒家慎言生死,所以生死之事多由佛道包揽。 道教以生为人之乐事,天地之大德,以现世为乐土,讲入世;佛教则以现世为苦海,主张脱离,讲出世。道家认为人的寿命并非完全由"天"决定,人可以在现世通过自行的炼养、修道而成仙,达到"长生不死"、"肉体飞升"、身登清虚三境之境地。他们把理想寄托于现世,进一步打上了入世印记,表现了道教既看重未来、更重今世之思想,他启发导人们去探索人生、人体、命运、社会、宇宙等的奥秘,创建了一种重人生、乐人世的积极生命观。是积极的,主动的宗教。 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出世。它以现世生活为虚幻和暂时的,是无常的,是不可人为把握的,而以彼岸世界之生活为幸福和永恒。其理论处处显露出一种脱离现世之心,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即彼岸世界。是一种对世间无奈,消极的,避世的宗教。
|